学院简介
经过七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等名列学校前茅。
学院设有冶金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下设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材料成型及控制3个本科专业,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包括材料科学、建筑材料、材料加工和建筑装饰材料4个专业方向。拥有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和钢铁冶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拥有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在校本科生2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70多年来,累计培养博士、硕士和本科等专业人才近5万人。
现有在职教职工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50人,博士生导师30人,教授32人,副教授60人。学院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入选者,国家十一五“863”计划材料领域专家组成员,“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等人才。
学院拥有总面积20000多平方米的教学、科研及办公用房,实验研究设备2000余台套,价值6000余万元。建有国内的的电镜中心。建有功能完善、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冶金-材料工艺实验大楼”。
学院始终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项目等项目以及教育部、建设部、重庆市及兄弟省市的省部级科技项目1000余项,承担了企业委托科技项目2000余项,同时,还承担了一大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防科技项目。通过数十年的不断积累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包括冶金、材料科学、材料加工、材料成型、建筑材料、复合材料、环保等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应用技术开发的完整科研体系,建成了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大批科研基地,与600多家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建立了长期的、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钢铁冶金、镁合金、材料加工及成型、核工业新材料、新型建材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部分研究领域的科技实力已进入国内、国际先进行列。先后获得科技奖10项,部省级科技奖60余项。近五年来,实到科研经费超过1.8亿元,正式出版专著和教材30余部,获权专利100余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5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700多篇,以本学院为主的材料学科是重庆大学除工程学科外进入ESI前1%的学科。
发展历程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始设于1935年的采冶工程系,后更名为矿冶工程系,冶金系、冶金及材料工程系;1998年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0年又与原重庆建筑大学建筑材料工程系合并成立了新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929年10月12日,重庆大学创建于重庆菜园坝杨家花园。初期只有文、理预科,1932年成立文学院和理学院。1935年成立工学院,1935年9月,校长、矿冶专家胡庶华在工学院下设采冶工程系,采冶工程系分为采矿及冶金两组。1941年采冶工程系更名为矿冶工程系。
抗战时期,先后来矿(采)冶工程系任教的有魏寿昆、周志宏、周惠久、余名钰、何杰(孟绰)、林清之(斯澄)、蒋导江、邝英杰、马载之、蔡承云(女)、王绍瀛、刘纲、杨树棠、丘玉池等著名教授。使矿(采)冶工程系得到快速发展,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度。该系学生从三年级起分为采矿冶金两组。冶金组设有普通冶金、钢铁冶金、非铁冶金、电冶学、试金术、矿石分析等课程。该系拥有岩石实验室、矿物标本室和普通矿物分析镜、显微照相机等教学设备。
1952年9月起全国开展大规模院系调整,在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及地质、采矿、冶金3系专业会议期间,西南区小组即对西南区工学院的调整,提出了初步方案,并报经教育部批准。1952年9月初,西南文教部召开西南地区高等教育调整会议。主要讨论“西南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方案”,特别是重庆大学的调整方案。重庆大学由何鲁、郑衍芬、金锡如、宋殿宾、焦树梁、王际强、江泽佳、蒋导江等出席参加会议。1952年院系调整后,重庆大学发展为一所理工结合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设有11个系,将有色金属冶炼及有色矿开采两组调昆明,成为昆明工学院(现昆明理工大学)的一部分,重庆大学矿冶系也分为冶金及采矿工程两个系。冶金系设有化学冶金和金属材料两个专业。
1952年至1966年,面对国家钢铁工业大发展的需要,培养钢铁工业的专门人才是当时的首要任务。为适应此需要,在教学组织上相继成立了炼钢、炼铁、金属学、轧钢、冶金炉、冶金原理、化学等七个教研室。在专业设置上1959年以前只有钢铁冶金一个专业,1959年增设了轧钢专业,又于1960年增设了金属材料专业。至此,冶金系成为拥有钢铁冶金、轧钢、金属材料三个专业的教学单位,在校学生达1500人。1961年钢铁冶金专业招收了首届研究生。1980年以后合并拓宽为钢铁冶金(化学冶金)专业,1986年又新办的热能工程(工业炉热工及自动化方向)专业。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为实现专业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1997年遵照国家新修订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重庆大学的钢铁冶金专业和热能工程(工业炉热工及自动化方向)专业合并调整为冶金工程专业。
1980年,为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冶金系更名为冶金及材料工程系。
1998年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0年又与原重庆建筑大学建筑材料工程系合并成立了新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附录:原重庆建筑大学建筑材料工程系历史沿革
1952年,西南地区高等教育进行院系调整。将重庆大学、西南工业专科学校、川北大学、川南工业专科学校、成都艺术专科学校、西南交通专科学校共6所院校的9个土木、建筑系(科)合并,于1952年10月6日批准成立重庆土木建筑学院,校址选在沙坪坝区北街83号(原西南师范学院校址),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批建立的新型大学。1953年9月云南大学、贵州大学土木系调整来院。1954年5月25日更名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成为西南地区一所土木建筑类高等院校,也是当时中央建筑工程部一所直属高等学院。1978年2月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4年1月更名为重庆建筑大学。
建筑材料工程系的前身是设立于1953年12月的土木系建筑材料教学小组(1953年12月,学院设置土木系和建筑系,土木系下设建筑材料等9个教学小组),1954年11月改为建筑材料教研组,1973年11月,建筑材料及制品教研组从土木系分出,与卫生工程系合并(1956年8月学院增设)为水气与建材系。1979年5月水气与建材系改名为城市建设工程系,1979年8月建材专业从城建系分出:成立建筑材料与制品系,后改称建筑材料工程系,陈惟时、潘双印、谢风举、岳昌年、林芳辉、黄佳木先后任系主任。蒲心诚教授和林芳辉教授1991年获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徐家宝教授为重庆市第八、九届委员。
建筑材料专业于1959年开始招收四年本科学生,1961年将建筑材料专业改名为建筑材料与制品专业,1963年学院调整后设建筑材料与制品五年制等5个本科专业,1970年11月建筑工程材料及制品专业改为混凝土及制品专业,1982.11.18-28:混凝土及建筑制品专改为建筑材料及制品专业本科四年制,后根据国家调整后的专业目录改为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1984年月13日获得建筑材料硕士学位授予权(1980年起培养),1989年10月蒲心诚教授被批准为建筑材料博士生导师,1995年获得建筑材料博士学位授予权,1989年“改革课堂教学,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建筑材料课教学质量”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1958.5.13学院与建工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成立建筑材料研究组(组长杨珏)等4个研究小组,1959年扩大为室,1960年1月发展为建筑材料研究所。
1964年3月学院科学研究所下设石膏建筑制品研究组,1989年成立建筑材料工程研究所,另设立硅酸盐制品研究室、装饰材料研究室。历年来,在轻质膨胀大砖和页岩砖、含钛耐碱纤维增强矿棉水泥、灰砂硅酸盐混凝土及其制品、碱矿渣水泥和碱矿渣混凝土、特细砂混凝土及特细砂高质量混凝土,工业残渣利用及地方性胶结材料、混凝土热养护理论及应用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轻质膨胀大砖和页岩砖等的试制与生产”1960参加省科技先代会并获奖章,1958年起杨珏副教授开始系统研究细砂混凝土,1978年获得四川省科技大会奖和重庆市科技重大成果奖,1983年“沸腾炉渣水泥”获煤炭工业部科技进步特等奖,1985年“热介质定向循环养护坑新工艺”获首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TRS隔热片新型室内装饰材料”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建材系长期以来一直重视学术交流,1959年1月苏联混凝土专家莫尔卡夫来院讲学,1989年11月举办首届“全国灰砂硅酸盐建筑制品“学术研讨会,1990年苏联乌克兰基辅建筑工程学院克里文科院士被聘为外聘专家,1991年苏联乌克兰基辅建筑工程学院鲁诺娃院士应邀来学院举行接触硬化胶凝材料系列专题学术讲座